规划动态
首页 > 规划动态 规划动态

济宁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信息来源: 济宁学院 发布日期: 2013-10-09浏览次数:

济宁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学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上级的指示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十一五”期间建设发展状况

一、“十一五”期间建设发展成就

“十一五”是我校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时期。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我校晋升为本科院校,学校实现了由专科学校向本科院校的历史性跨越,从此结束了济宁市无市属本科院校的历史。这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搭建起全新的发展平台,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五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均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明确办学定位,确立发展目标

办学类型定位:教学型大学。

办学层次定位: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体,努力创办研究生教育。

培养目标定位: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科发展定位:做强做优教师教育,构建文、理、工为主体,理工结合,文理渗透,注重应用,服务地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济宁,面向山东,辐射周边,服务社会。

办学规模定位:规模适度,内涵发展,规模与效益相协调。

办学特色定位:弘扬儒家文化,引领济宁基础教育。

发展目标定位经过20年的努力,实现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在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高水平、有特色的地方院校。

(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学校牢牢抓住国家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机遇,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全日制在校学生6692人,2010年已达到11972人,其中本科生达到6413人,占在校学生数的53.6%,提高了我校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明显

学科专业设置不断完善,由2006年的28个专科专业发展到目前49个本专科专业,其中17个本科专业。专业设置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8大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文理工协调发展、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并举的办学格局。学校现有2个校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特色专业。2010年5月被授予学士学位授予点单位。

(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启动了教学“质量工程”;加强课程建设,现有8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校级精品课程;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素质教育,在组织学生参加的全国、全省各类专业知识和技能竞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近五年,获得9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大监督力度,规范教学行为。

(五)科研工作成绩突出

学校始终坚持科研强校的发展战略,以科研为先导,不断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积极鼓励广大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科研工作成绩斐然。十一五期间,共发表论文2450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45篇,被SCI、EI等收录275篇;出版教材、著作108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9项;主持或参与省级项目37项,市厅级项目85项;申请发明专利32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155项。学校现有2个校级重点实验室,15个优势学科研究所。2010年有3项课题获国家自然基金资助,3个项目获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资助,实现了科研项目高层次、高级别的历史性突破。

(六)师资队伍不断壮大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38人,占教职工总数的67%,生师比为18.8:1,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8人,教授35人、副教授128人,博士33人、硕士377人,硕博比为60%,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济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聘请了兼职教授,充分利用校内外人才资源,建立起一支结构相对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教师队伍。

(七)办学条件取得实质性改善

学校占地面积1503亩,校舍建筑面积40.48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3.83万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16.34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2.5万平方米,学生食堂面积3.01万平方米,图书资料120万册,中外文期刊5200余种、10万册,电子图书1346GB,近10年国内中文全文电子期刊和硕、博士论文数据库共计5000万篇;拥有2个共300座的多媒体电子阅览室。教学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5606.85余万元,信息设备化资产总值1500余万元。

(八)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全员定编定岗工作;规范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的内容体系、途径、方法;改革校内津贴分配制度;实施校系两级管理;以学生食堂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后勤管理体制改革。

(九)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鲜明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为重点,弘扬儒家文化,将儒家文化精髓内容搬入课堂,开设儒家文化选修课和系列知识讲座,举办孔孟文化经典作品千人吟诵比赛等系列大型校园文化活动,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举办了一系列文体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2007年12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全省高校德育工作检查评估,2009年学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十)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

学校党委始终把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积极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规范党委、行政议事制度,推进党务、行政工作的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决策进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2008年完成学校中层领导班子调整。加强党风党纪和廉政勤政教育,反腐倡廉,取得明显成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育思想与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科带头人匮乏,能够承接国家、省级重大计划项目、获得国家、省级科技奖励、在国内或省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学者极少;学校缺乏应有的办学自主权,内部管理体制运作仍欠流畅;办学经费不足,随着学校工作重心向“内涵建设”转移,经费紧张的局面将更为严峻;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第二部分 “十二五”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一)国家确立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高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国家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为我校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新的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明确办学定位,培育办学特色,改善办学条件,增强综合办学实力,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我国经济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由依赖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校社会贡献率有着巨大需求。据预测到2020年,全省高校产学研项目占科研总项目的比重达到60%以上,显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高校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知识贡献和智力支持。

(三)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是“十二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十二五”期间将向普及化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新期待前所未有,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的建构,有赖于高校的努力和发展。2020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0%,山东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强省,到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35%以上,2020年达到45%。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依然强劲,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

(四)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视与支持,为高校特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2010年-2012年,中央财政决定设立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地方高校的重点发展和特色办学,设立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是国家整合教育资源,扶持地方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五)山东“科教兴鲁、高教强省”战略和济宁“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工业立市”战略,为学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科教兴鲁、高教强省”为我省高校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济宁市提出“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工业立市”战略,为我校“立足济宁,面向山东,辐射周边,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拓展了生存发展的空间,赋予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

(六)省市共管本科高校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山东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发展教育的职责。《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三十一条中明确提出,完善省市共建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公*层次普通高校由省直接管理,纳入省级财政预算,这为我校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二、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一)大学教育适龄人口逐渐下降

2008年我省高考人数80万人,到2013年,全省高考学生总量将下降到40万左右,今后几年我省高考生源仍呈下降趋势。随着考生报考职业院校、留学、就业等选择的多元化,高校扩大规模和生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凸现,争夺生源日趋激烈,大学教育适龄人口逐渐下降,将使我校规模、生存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和限制。

(二)同类院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一是地市间高校的竞争愈加激烈,我校地处非中心城市,更是面临严重挑战。二是各类民办高校具有灵活的办学机制,显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三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成为影响地市高校发展的重要问题。四是地市高校在招生中的生源质量和数量受到一定限制,因此,生源竞争成为地市高校面临的主要竞争。五是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等,能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也成为地市高校有力的竞争者。

(三)综合办学实力不强、缺乏办学特色

学校升本较晚,总体办学实力不强,教育教学水平不高,学术竞争、科技开发、知识与智力服务地方能力较弱,学科建设刚刚起步,短期内难以实现学科的整合与裂变,学科的发展主要靠自身的成长,且偏重于基础学科和传统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应用学科的发展明显不足,办学特色的培育和学科方向的凝练任重道远,产学研结合尚处于起步阶段,办学资金紧张,学校融资创收能力不强,事业发展后续资源不足。

第三部分 “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发展,适度扩大规模,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培养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科研为先导,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突出办学特色;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坚持服务地方,开放办学。努力把学校建成一个合格的、特色鲜明的本科大学。

二、总体目标

做强做优教师教育,完善文、理、工为主体,理工结合,文理渗透,注重应用,服务地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调整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提高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水平,获得国家级教学科研成果;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把学校建设成为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优势学科专业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在同类院校处于领先地位,高水平、有特色本科大学。

三、基本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快速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秉承“博学笃志、择善敦行”的校训,弘扬“至诚至朴、求实求新”的校风,发挥根植孔孟之乡的区位优势,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协调发展、全面提高”,重点实施质量提升工程、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建设工程、科研振兴工程人才强校工程、文化建设工程、管理机制创新工程,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与水平。

第四部分 “十二五”发展的主要目标

一、人才培养

(一)规模与结构

扩大本科生规模,控制专科生数量,扩大继续教育规模,招收留学生,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生。到2015年,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15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2000人,专科生3000人,留学生100人;继续教育学生2000人,实现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二)教学质量

保持良好的生源水平,考研通过率达到20%以上,英语六级国家级考试成绩通过率达到20~30%;重点(特色)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授课课程达到10%以上,建成校级双语示范课程10~15门,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2门;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种奖励40-5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项以上。

(三)实践教学

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加强实验室、实验教学平台、实训基地建设,构筑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每个专业建设3~5个相对稳定、联系密切的实习、实训基地,满足教学实践需要,力争建成校地、校企共建科研机构、产学研基地8~12个,培养学生对基本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标志性项目

公开出版特色教材50种;承担省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课题8~10项,力争获得12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58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0门校级精品课程,1020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双语省级示范课程;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五)就业与学生发展

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率达到30%以上,合格毕业生年底就业率达到95%,建立终身教育理念,促进毕业后学生发展。

二、学科专业建设

(一)学科建设

以学科方向建设为基础,以学科梯队建设为重点,以研究基地建设为依托,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资金投入为保证,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建设4-6个校级重点学科,争创12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建成5-7个校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2人文社科基地;加强学科调整,完善学科布局,基本形成相对稳定,适应区域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具有鲜明区域优势和特色,符合我校学科定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协调学科关系,明确各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促进相关学科间的相互支撑与融合;全力推进基础学科的发展,积极发展应用学科、交叉学科;汇聚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学术队伍,培育1~2个“泰山学者”岗位设岗学科,3~5个“圣地学者”岗位设岗学科,形成若干个在省内有竞争力的学术团队和学科群;建设若干个学科平台与基地。

(二)专业建设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按照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科学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改造传统专业,加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力度,围绕地方经济建设目标,科学设置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到2015年,新增1520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达到40个左右,重点建设1015个校级特色专业,35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力争建成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三、科学研究

(一)提高科研整体水平

到2015年,力争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3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70项,市厅级科研项目150200项;科技经费投入总额达到200万元/年,五年到帐经费总额达到12001500万元以上;在《SCI》等检索系统和统计源期刊上发表和摘引的论文总量要有明显增加,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出版教材、著作130-150部;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1-2项,省部级科研奖励58项;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系(部)及研究所承办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会议;办好济宁学院学报,扩大学术交流和影响。

(二)建设研究平台

完成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完成重点学科中每个方向一个科研基地的建设工作,建成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2个人文社科基地。

(三)学术团队建设

力争建成35省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和810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

(四)标志性研究成果

实现国家基金项目新突破,获得12项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励。

(五)科研成果转化及服务地方

加强与济宁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和对接,全面落实“济宁学院服务济宁行动计划”,进一步做好产学研一体化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全方位提升学校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文化引领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建成812个产学研基地。

四、队伍建设

(一)师资队伍总量与结构

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学缘结构。生师比控制在18∶1,教授、副教授占专任教师的30%以上,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520%

(二)学科带头人

重点引进与培养在国内、省内有学术背景的高层次优秀人才,遴选810名校级学科带头人和2030名校级青年学术骨干,培养23名省级学术带头人。

(三)教学团队建设

建设35个省级教学团队,1015个校级教学团队,力争建成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遴选35名省级教学名师,培育10名校级教学名师。

(四)中青年教师培养

通过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和国际合作培养计划,培养20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实验人员和管理人员。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按照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健全培养培训和定期考评制度。统筹发挥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专兼职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三支队伍的作用,注重发挥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努力建设专兼结合、功能完善、优势互补的大学生思想教育队伍。

(六)队伍协调发展

管理队伍中,具有硕士学位的管理人员比例明显提升,实现管理队伍、学生工作队伍、实验队伍、教辅后勤队伍与师资队伍的协调发展。

五、办学条件

(一)校本部建设

按照校园建设规划,实施并完成实验楼、实训基地、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音乐厅、学术交流中心等二期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校区的绿化程度,绿化覆盖率超过40%,将校区建设成为绿色生态校园。

(二)济宁校区功能定位

济宁校区(济宁市任城区常青路15号)主要承担学校继续教育教学任务,济宁市相关部门职业培训。学校将加强济宁校区的管理与建设,使其成为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和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三)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

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投入力度,每年投入1000万元。“十二五”末,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亿元。

(四)图书资料建设

加强儒学和运河文化特色馆藏图书馆建设;提升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水平,充分履行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文献信息服务保障职能;“十二五”末,图书总量达到160万册。

(五)数字化校园建设

扩大校园网覆盖范围,实现校园内网络无盲点连接;开发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加快数字化校园数据整合工作,实现信息共享、综合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在统一数据的基础上,建设覆盖全校的应用系统,实现日常办公和业务处理的自动化和标准化,带动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数字化、适时化进程,改善服务质量,实现网络高效、安全、稳定、及时地服务和运行。

(六)平安和谐校园建设

建立健全校园安全保卫工作长效机制。加强校园秩序管理,营造安定的校园环境。完善校园安全防范技术系统。建立有效防御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其他事件的应急机制。确保校园不发生重、特大恶性案件。杜绝重大火灾事故,净化周边环境,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六、特色建设

(一)秉承教师教育传统,引领济宁基础教育

整合教师教育资源优势,推进教师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基础教育研究,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化及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发挥学科优势,引领济宁基础教育,确保建成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省级教师教育基地。

(二)根植孔孟之乡,弘扬儒家文化

精心营造浓郁的校园儒家文化氛围;开设儒家文化选修课和系列知识讲座,举办儒家文化经典作品比赛;充分利用我校地缘优势,精心设计,积极培育儒家文化新的增长点,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增加新的活力;积极开展儒家文化研究,打造优势学科团队。

总之,“十二五”期间,努力实现上述目标,确保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步入一个新的高度,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五部分 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办学理念

(一)提升办学理念,培育大学精神

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我校的办学实际,继承和发扬优良办学传统和儒家文化精髓,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校范围继续开展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发展战略、大学使命、大学文化等的大讨论,进一步提升办学理念,培育体现学校特色的大学精神;组织开展创办高水平、有特色地方大学专题研讨,培育学校的办学特色;认真学习领会国家高等教育法规、政策和文件精神,及时了解和把握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

(二)开展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科学制定各系(部)“十二五”发展规划,准确谋划系(部)发展定位、发展目标,明确各系人才培养、学科专业、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社会服务水平与能力、学生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改革发展的任务,落实各系(部)改革发展的主要战略措施。

(三)加强高等教育研究

结合学校实际,围绕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邀请知名教育专家、领导举办专题报告,定期组织高等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术报告会,营造开展高等教育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

(一)坚持育人为本,积极推进全面素质教育

制定学校德育工作整体规划,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逐步建立起内容覆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体系;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增强学生体质;营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教育氛围,提高艺术教育课程开课率和教学质量;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大学生”的文明创建和道德实践活动;开展大学生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学术科技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提升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构建结构优化、质量优异的人才培养体系

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努力构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培养的层次和专业布局,采取新的模式,探索新的办学机制,实现新的突破,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三)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断总结本科教学工作经验,加大人才培养和教学经费投入;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全面推行本科生指导教师制度;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积极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来校讲授专业课程或开设讲座;强化精品课程建设,建设一批双语课程;不断更新、开发和选用高质量的教材,推出一批精品教材;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化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加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鼓励开设探索性、创新性实验课程和大平台课程;按照国家标准,建成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实验中心和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快教学信息化建设,创造数字化学习环境。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构建适应学生发展的英语教学体系。

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提高生源质量,把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实施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学分制”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弹性化的教学运行机制及规范化的教学管理、评价和监控体系。

三、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实施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工程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主要体现,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龙头。必须把学科建设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共识,真正做到领导重视,政策倾斜,经费保障,管理到位。

(二)分层建设,强化优势,突出特色,协调发展

根据学科性质和建设现状,通过遴选,学校将把现有学科分为省级(培育)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和校级一般学科三个层次,进行建设与管理,突出重点学科,推进基础学科,培植应用学科、新兴和交叉学科。以省级重点学科带动校级重点学科和一般学科的发展,逐步形成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局面。积极做好省级重点学科的遴选与申报工作,加强校级重点学科的建设与管理,对部分发展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学科进行重点扶持,确保部分校级重点学科跻身省级重点学科行列。

(三)完善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凝聚学科合力

根据学科发展的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调整学科结构,努力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学科群,使学科发展更具活力。加强文、理、教育学等学科的建设,并通过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与特色,推进对基础学科的改造与提升;增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依托生物学、化学化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工学应用学科。

(四)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及布局

1.重点专业建设。重点建设的专业要能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代表学校主要的服务方向和反映学科重点发展的方向。拟建设的重点专业是:

优势专业。通过对这些专业内涵的拓宽与更新,使它们继续保持在省内同类专业中的优势地位,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成为有较高社会声誉,有鲜明特色,省内有影响的专业。

与省、校级重点学科和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相对应的专业。

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有一定办学基础的专业。通过加快这些专业的建设力度,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努力提高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形成特色,以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使之成为我校的优势专业。

2.传统专业。在充分发挥传统专业师资力量强、办学经验丰富、教学资源充裕等优势的同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与提升传统专业,扩大专业的适应面。

3.新建专业。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专业格局均衡发展的需要,学校将陆续设置许多新专业,加大对新专业的投入,合理调配教学资源,完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办出特色,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得到社会的认可。

(五)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学科专业建设经费投入

加大学科专业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学科专业建设经费占学校总支出的比重,确保重点学科建设和新上专业的必需经费,并在资源配置以及人才培养与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置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四、发挥科研工作的先导作用,实施科研振兴工程

(一)加强科学研究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先导地位

充分认识科研工作的先导作用,积极推进科研与教学的有机渗透,有目标、分步骤地提升我校各学科专业的科研整体水平与实力,促进科学研究工作的协调发展;加强科研对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创建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为基础,积极为一线教师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二)争取重大项目,实现新的突破

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组织争取重大项目为核心,加强组织协调,积极推进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努力实现学校科研重大项目与获奖的新突破。

(三)大力开展应用研究,提高服务地方能力

应用研究要以解决济宁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发挥学校人才优势,组织跨学科优势团队,逐步形成一批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的智囊群体,开辟我校独具优势的科技产业和科技应用领域,增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直接服务的能力。

(四)加强横向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

做好学校优势与社会优势的有机结合,大力开展横向合作研究,加强产学研基地建设,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积极拓展我校科学研究的国内、国际空间。

(五)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不断完善科技政策,充分发挥系(部)和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鼓励他们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学校将继续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力度。

五、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实施人才强校工程

(一)加强团队建设,重点扶持培养创新型人才

通过培养与引进,汇聚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优秀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为学校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优秀创新团队建设”主要包括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旨在以创新能力建设为主线,以支持创新人才为核心,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带动学科发展,获得标志性成果,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培育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旨在建设落实“质量工程”,强化质量意识,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研讨与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育创新,加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学风优良的高素质人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培育省级教学团队。

(二)引进与培养并重,全面提升师资队伍质量

根据学校地处曲阜和师资队伍的现状,修订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办法,加大力度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同时努力创造良好的软环境、提供较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够引进来留得住。在积极引进人才同时,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加强基础性培养,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实施“青年教师人才建设工程”,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和学术梯队建设,培育和造就青年拔尖人才,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激励和促进青年拔尖人才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力争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制定并实施《济宁学院加强教师应用实践能力培养实施办法》,选派教师到生产和社会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和培养培训,培养一批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双能型”教师。

六、以校风建设为核心,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实施大学文化建设工程

(一)抓教风、学风,培育良好的校风

积极践行“博学笃志、择善敦行”的校训,大力弘扬“至诚至朴、求是求新”的校风,使之成为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规范;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在教师中着力营造崇尚学术、勤学求实、敬业创新的治学氛围和浓郁的学术氛围,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规范教师学术道德。营造教师间合作、包容、交叉、渗透的团队精神,提供宽松自由的研究环境,杜绝学术腐败;大力加强作风建设,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发展观、人才观和师生观,坚持管理就是服务,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创造优良的教学和生活条件,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在学生中积极倡导大学的主流价值,营造创业、创造、创新的成才精神,培养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学术态度,努力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建设具有凝聚、陶冶、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按照“继承与创新结合、科学与人文结合、共性与个性结合” 的原则,加强校园文化硬件条件建设,精心设计以儒家文化和学校历史为背景的校园人文景观工程建设,在重点区域修建人文景观,使之成为学校的标志性景观;以建设“绿色校园”、“园林校园”、“生态校园”为目标,以体现“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形成人的活动能融入自然的有机运行的生态机制;加强形象文化建设,建立济宁学院品牌形象识别系统;完善校园文化设施,加快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音乐厅等文化阵地的建设;加强校史的编撰和整理;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逐步建设数字档案馆,争取进入省级档案馆行列。

(三)培育大学精神,弘扬大学文化

倡导“人和”的大学文化,培育创新所需要的民主、和谐的办学氛围,注重人文环境、人际环境、制度环境的建设。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逐步建立全校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精神、思想、情感、心态互动交流、理解沟通和化解抚慰的新机制,建设有利于学校事业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文化环境和人心工程,努力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和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四)满足师生的精神需求,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致力于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精神环境和物质文化环境和谐统一校园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加大对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奉献社会;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活动,深入推进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形成以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计划为核心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新格局;鼓励学生社团的发展,大力推进大学生社会工作锻炼计划。努力将高品位的艺术活动引入学校,建设高水平艺术团,带动大批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继续办好已经形成品牌特色的儒家文化等的各类讲座和校园文化活动,创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积极探索个性化的评价体系,通过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的评选,构建“群星璀璨”的和谐校园。

七、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管理创新工程

(一)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完善与推进党委领导、校长负责、专家治教、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规定,坚持集体领导,完善议事和决策机制,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坚持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做出决定;提高决策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建立和完善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尊重教师权利,加强教师管理。开展普法教育,促进师生员工提高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二)完善校系两级管理体制

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校系关系,扩大系部自主权,按照下移管理重心、提高管理效率、增强办学活力的原则,积极推行以人事管理权、经费使用权、岗位津贴分配权等为核心的系部目标责任制,实现学校管理方式由过程管理向宏观调控管理的转变。

(三)推进干部制度改革

按照“调整机构、明确职责、优化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行政职能部门核定和管理干部配备工作。严格控制编制总额中党政管理人员比例,继续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扩大管理干部公开竞争和选聘渠道,建立一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抓好中层干部和新任干部的教育培训,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为学校改革与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四)完善干部考核制度

把服务基层、创新精神、工作业绩与综合素质等作为干部考核的主要内容,考核结果与干部待遇和聘用挂钩。中层以下干部逐步实行公开述职、民主测评、公开招聘、履行上岗聘约程序;在干部使用上,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制、问责制、轮岗制和聘任制。

(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人员编制管理改革,实施定编定岗,强化岗位聘任,健全岗位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人事考核和教师职务聘任评估体系,不断完善事业造就人才,环境凝聚人才、机制激励人才的有效制度体系。

(六)建立以岗位绩效为核心的分配制度

逐步建立工作业绩与职务晋升、收入分配等紧密衔接的更加科学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学校从岗位编制数、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学生规模数等方面核定各系(部)经费总数,下拨系部经费,由各系(部)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教师津贴和奖酬金分配办法。鼓励人尽其才,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充分调动教学单位和教师的积极性。

(七)创新学生工作模式,加强学生事务与服务中心建设

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目的,整合部门资源,规范工作流程,畅通服务渠道,完善服务功能,打造“一站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品牌,构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学生工作新模式。

八、加强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一)加强实验教学条件建设和实验室管理改革

合并重组小而全和低水平重复的实验室,重点建设面向全校的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和实训中心,强化建设与重点学科相关联的重点实验室和本科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相对独立、管用分开、开放运行的新的实验室管理体系。

(二)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做好更新图书资料和信息资源工作,增加中外文图书和期刊的数量和种类,增加电子文献资源,丰富馆藏资源,提高文献服务质量,更好地发挥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综合管理自动化系统和网上教学等应用支持系统,开发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建立科研信息资源库,加强网络管理,提高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校园建设水平。

九、不断深化后勤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后勤管理

(一)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后勤管理模式,大力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理顺后勤管理体制,按照投资多元化、管理企业化、服务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的要求,加快建立后勤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运行规范、管理科学、服务优良、保障有力的后勤服务体系,为学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积极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

制定出台《济宁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不断优化后勤资源配置;强化后勤管理部门职能,引入和运用竞争机制、市场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引进社会优质资源,为学校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服务;通过改革优化配置校内后勤资源,把后勤实体规范分离,并逐步发展成独立法人企业;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学校花大力气办后勤,又难以办好后勤的局面,最终达到“学校管后勤,不办后勤”的要求。

(三)整合校内医疗资源,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

通过资源整合,不断提高校内医疗条件与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健康和保健环境。

十、努力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求发展”的理念,深入地方实际,把握和分析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脉络,明确服务的领域,找准服务的接口,抓住济宁市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的重大课题,充分发挥科研资源优势,大力推动智能电子系统、新材料、纳米及功能材料、光学器件的研发及利用;济宁市南四湖水生动植物研究;煤炭、环保、基础化工等项目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实现产学研高度结合,更加积极地为经济文化名市建设贡献力量。加强儒学、运河文化、水浒文化、区域经济等研究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

十一、积极推进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拓宽渠道,加强与国内高层次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共同组建科研平台,联合申报重大科研课题,进一步推动高层次科研合作取得实质性成果;提高认识,加强与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在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上赢得理解和有效支持;加强与兄弟院校、地方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联系,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增强发展活力,为学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进一步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深化与国外友好学校的实质性合作,加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在科学研究、师资交流、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力度,并积极开发新的合作领域,聘请更多的外籍教师与优秀外籍专家来校任教,积极推进孔子学院总部国际青少年研修基地建设,招收部分国外留学生。

第六部分 “十二五”规划的组织实施

“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是指导全校未来五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须切实建立健全有效的实施机制,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提供政治保障

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师生员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改革发展全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调动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发挥教代会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重要作用;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坚强的组织领导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全校形成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地方大学的共同意志和坚定信念,为实现“十二五”规划提供政治保障和精神动力。

二、明确责任,层层落实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职能部门、系(部)党政领导班子都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实抓好。要建立实施规划责任体系和监督运行体系,通过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将发展规划中各项指标任务分解到每一年度和每个单位,做到层层落实。各职能部门、各系(部)要根据学校“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以确保学校“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三、建立绩效指标体系,加大督导检查力度

把“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指标纳入各相关职能部门、系部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围绕规划的实施,学校将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督导检查、专题调研、年度考核、专题汇报会及年度工作会等方式,及时、正确、全面地把握“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情况。通过督导报告等形式,定期公布规划绩效指标落实情况。

附件1 : 济宁学院“十二五”重大建设项目

项 目

主要指标要求

完成时间

主管部门

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

各项评估指标达到国家规定要求,顺利通过本科教学评估。

2010-2013

校评估办

(教务处)

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工程

获得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8个省级特色专业;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5-8项。

2011-2015

教务处

学科专业建设工程

专业建设:3-5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1-2国家级特色专业,3-5个省级教学团队。

2011-2015

教务处

学科建设:建成10-15个校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2011-2015

发展规划处

科研振兴工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突破,获得1—2项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励,建3-5个省级创新团队,产学研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2011-2015

科研处

人才强校工程

高职比达到30%,硕士以上占70%,其中博士占15-20%

2011-2015

组织人事处

文化建设工程

实施“八项工程”

2011-2015

宣传部

管理创新工程

完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2011-2012

组织人事处

校园二期工程项目

建成实验楼、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音乐厅。

2011-2015

基建处

后勤社会化改革

制定改革方案,稳步推进实施

2011-2012

后勤处

学生事务与服务中心

建成“一站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心

2011-2012

学生处

继续教育基地建设

建成济宁学院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和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2011-2012

继续教育学院

实验室建设

满足本科教学需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2011-2013

资产处

图书馆建设

各项指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突出特色。

2011-2012

图书馆

附件2: 济宁学院“十二五”规划绩效指标体系

指标

2010年底实际值

2015年规划值

指标说明

全日制在校学生

11972

15000

本科生人数

6413

12000

专科生人数

5559

3000

继续教育学生

116

2000

留学生

100

考研通过率

20%

六级通过率

20~30%

毕业生合格就业率

80.5%

95%

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率

未统计

30%

本科专业

17

40

学科门类

8

8~9

国家级特色专业

1

省级本科特色专业

3-5

校级特色专业

4个(专科)

10-15

学生获国家级奖励

5项以上

学生获省部级各种奖励

22项(103人次)

40-50项(500人次)

出版特色教材

15

50

省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9项(专科)

8-10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1-2

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5

5-8

省级精品课程

8门(专科)

10-20

校级精品课程

19

100

双语授课课程

10%

双语省级示范课程

1-2

双语校级示范课程

10-15

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

1-2

校级重点学科

2

4-6

省级实验示范中心

1-2

省级重点实验室

1-2

校级级重点实验室

2

5-7

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15-30

省部级科研项目

37

50~70项

市厅级科研项目

85

150-200

发明专利

32

50

科技经费总额

108万元

200万元/年均

五年到账金额

400

1200~1500万元以上

出版教材、著作

108

130-150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

845

15%~20%∕年增长

国家级科研奖励

1-2

省部级科研奖励

5-8

市厅级科研奖励

155

200项以上

省级科研创新团队

3-5

校级科研创新团队

8-10

校地、校企共建科研机构、产学研基地

1

8-12

教职工总人数

923

1020

专任教师数

638

750

硕士

350(占专任教师54.9%)

占专任教师70%

博士

33(占专任教师5.2%)

占专任教师15%-20%

硕博比

60%

70%以上

教授

35

45

副教授

128

180

高职比

24.5%

30%以上

生师比

18.8:1

18:1

“泰山学者”岗位设岗学科

1-2

“圣地学者”岗位设岗学科

3-5

校级学科带头人

8-10

校级青年学术骨干

20-30

省级教学团队

3-5

校级教学团队

4

10-15

省级教学名师

2

3-5

校级教学名师

10

培养骨干中青年教师、实验人员和管理人员

200

图书资料

120万册

160万册

仪器设备值

5606.85万元

亿元

学校占地面积

73.5337万平方米

100.0988万平方米

校舍建筑面积

40.48万平方米

47.55万平方米

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

16.34万平方米

20.19万平方米

行政办公用房

8377平方米

8377平方米

校园绿化覆盖率

31.8%

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