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参考
首页 > 决策参考 决策参考

地方高师本科院校转型的发展环境构建

信息来源: 济宁学院 发布日期: 2014-03-07浏览次数:

1999 年以来,高等学校通过合并、重组和升格,催生了一大批地方本科高校。其中地方高师本科院校的发展经历了两次转型。第一次是完成由专科层次办学向本科层次办学的转型;第二次是面对基础教育对师资需求的大幅减少和教师培养主体多元化的双重挤压,必须完成由教师教育为主向多学科、多专业综合协调发展的转型。相比于非师范地方本科院校,面对两个重大的发展转变,地方高师本科院校更需要内外发展环境的支撑,才能成功转型,实现新的跨越。

一、地方高师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环境的分析

(一) 地方高师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不利环境

1.缺乏系统设计。2007 年,因基础教育生源的减少导致师资需求的大幅减少,非师范高校学生可以通过申请教师资格从事教师职业,师范专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地方高师院校陆续增设非师范专业,拓展新的空间,开始了目标并不明确的转型发展。对“为什么要转型”、“向什么方向转型”、“怎么样实现转型”等问题缺乏系统设计,学校领导、管理部门、二级教学单位和教师的认识不到位,行动上步调不一致,转型发展的条件与保障不足,这些都严重阻碍着转型发展的进程与成效。

2.学科专业基础较弱。地方高师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加强学科建设。但限于师范教育原有的办学基础,主要还是重点建设如汉语言文学、数学、英语等与师范专业教育密切相关的基础学科,这些学科仅在校内处于强势地位。在学科建设上对这些学科的不断强化,严重阻碍了转型发展中学科结构调整与新兴学科的培育建设。

3.地方政府认同度不高。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迫切需要地方高校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持。而地方政府对地方高师本科院校的认同还仅仅停留在为地方教育培养师资上,对其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地方的能力还缺乏信任。

4.国家缺乏宏观指导。国家在宏观上对师范院校包括地方高师本科院校没有进行整体规划,在发展目标、发展方向上没有分层、分类出台指导性意见。同时,在教学水平评估中,评价指标体系上“一

把尺子”衡量,不能体现分类指导。

(二)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的有利环境

这主要有: 一是国家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高度重视; 二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凸显; 三是高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 四是地方迫切需要地方高校,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适用性人才,为地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的升级提供科技支撑,为地方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打造地方文化品牌。

二、地方高师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环境的构建

(一) 外部环境的构建

1.教育部应高度重视包括地方高师本科院校在内的师范院校发展,明确支持师范院校的转型发展。在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背景下,更要突出强化规划、指导、评估、监督的职能,协调高校与地方政府、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师范院校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进一步明确师范院校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制定师范院校 5-10 年发展规划,确立发展方向,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二是在宏观上提出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的原则意见,明确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基本原则、保障措施、评价体系,适时推广师范院校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将转型发展由自发行为变为有方向、有组织、有目标的行动。三是明确要求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重视师范院校的发展,加强指导并给予必要的扶持。四是鼓励地方政府采用多种形式的共建,参与建设并支持师范院校发展,提升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五是改革高校评估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体现师范院校特色。

2.省级人民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在师范院校发展许多方面已落后于其他非师范院校的情况下[1],省级人民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并研究本省师范院校发展问题,支持地方师范院校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和学科专业优势,拓展服务地方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领域。一是加大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级领导的交流,让更多懂工科、懂教育、懂管理的工科院校领导到师范院校任职,改变领导学科专业结构,为应用型学科专业发展提供干部保证。二是统筹规划同一省辖市内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的协调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使不同的高校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各自办学特色。三是在一定期限内,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优先考虑师范院校申请的应用型专业,重点支持师范院校申报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地方特色产业的专业。四是设立项目化的专项扶持资金,加强师范院校应用型学科建设,促进师范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与学科优化进程。五是加强专业评估,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新办专业的质量。

3.地方政府要从多方面“给力”。地方政府应充分认识到,高师院校的转型发展,是在主动策应地方社会的转型,服务地方发展,再作新贡献。一是应具有战略眼光,从“科教兴地,人才强地”的高度,积极配合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的举措,主动关心支持地方高师院校发展,将其建设纳入地方事业规划。二是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倡导行业与企业参与地方高校的发展,以多种形式联合培养人才,共建特色学院、学科专业、科技平台,实现地方高师院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三是积极创造条件,为地方高师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扶持,排忧解难,解决地方高校发展中的困难。四是在政产学研合作中,不仅仅只盯着知名高校,要目光平视,给地方高校更多的机会,发挥地方高校责任感强、距离近、全天候、成本低、对接快的优势。

(二) 内部环境的构建

1.系统设计,更新观念,构建转型发展的文化环境。首先,学校领导思想、观念的转型,决定着转型的方向,关系着转型的成败。学校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既要有深谙教育规律的教育家智慧,又要有善于抓住机遇的企业家品质,重新冷静而理性思考大学教育的目的、治校原则、办学目标形成具有前瞻性、超越性、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明确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在当前普遍存在地方院校追求升格为“大学”环境下,坚守地方性、应用型和师范性三个特质,寻找转型突破口,确立转型目标,系统设计方案,实施转型方略。其次,二级教学单位要有全局观念,从学校转型发展的大局而不是本部门利益考虑问题,正确对待转型发展中的调整,主动配合学校发展大局。广大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主动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管理人员要创新管理,破除一切不适于转型、不利于转型的制度束缚,为转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深刻思考“为什么要转型”、“向什么方向转型”、“怎么样实现转型”等问题,增强转型发展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机遇意识、开拓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克服“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等一切阻碍,统一思想,提振信心,使转型发展深深扎根于学校的文化之中,形成人人思考转型、人人投身转型、人人服务转型的内生环境。

2.打破传统,深化改革,构建转型发展的制度环境。在师范教育形成的传统可能是原有的优势,但在应用型高校建设中有可能就成为行动的桎梏,原传统重点发展的方向,可能成为非重点甚至处于边缘化地位。这无疑是艰难的、复杂的变革过程。除师范教育外,必须搁置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惯性思维定势,特别是用师范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用办师范专业方式办应用型专业,造成“形转实不转”的虚转现象。只有落实到制度层面的转型,新的办学观念才能转化为具体行动[2]。必须构建转型发展的制度体系,与转型发展的取向相吻合,与转型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充分挖掘内部潜力,不断增强办学活力。一是用制度聚焦转型方向,用制度贯彻转型要求,用制度集聚转型力量,将转型实践纳入制度化的轨道,形成有破有立、相互衔接、完善配套、统筹兼顾的制度体系,保证转型发展的健康、有序、持续、高效。二是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党代会报告等,进一步明晰办学理念、转型目标、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制订阶段性目标,统领学校转型发展。三是以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为依据,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地方主导性产业等专业,打造专业群,培育特色学科,培植新的优势。四是以需求为导向,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接地气,加强科学研究,着力科技创新。五是以地方性属性为服务面向,更多关注与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的构建( 傅大友,2010 年) 。六是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实施 “能力为本,重在应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七是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设立人才“特区”,造就著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八是以管理改革为保障,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力服务转型发展。

3.突破封闭,融入地方,构建转型发展的互动环境。关键在于地方高校能否主动拆除“大学的围墙”,服务地方,融入地方,以贡献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 在于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自己服务地方的品牌,体现自身的价值。地方高师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更加需要改变与地方联系不够紧密的状态,积极主动与地方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是学校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把协调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积极争取地方支持。二是组建包括地方领导参加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充分听取对学校发展的意见与建议。三是邀请行业、产业专家参加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人才方案的制定,指导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工作。四是成立校地校企一体的政产学研合作指导委员会,优化与政府及主管部门、行业、企业沟通对接机制。五是成立区域服务与合作的专门管理机构,常态化地做好校内外的沟通、协调和服务工作。六是为各级政府决策与制定发展规划进言献策,体现了高校思想库、智囊团的社会价值。七是发挥学科优势,汇聚专家团队,对接行业、企业,全方位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横向合作,输出思想、输出人才、输出成果;加强各类科技服务平台、共建大学科技园等服务载体建设,开展科技创新,服务地方新特产业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八是组织博士、教授团队走基层、选派专业骨干教师赴县市( 区) 、乡镇、园区及企业挂职、教师进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等措施,促进教师教学科研与地方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吴跃文.论高师院校转型[J].浙江社会科学,2003,(4).

[2]钟秉林.观念和制度创新:大学核心竞争力与师范院校的转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 (《江苏高教》201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