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之一,是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对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科学地规划专业建设,是学校谋求发展、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为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构建有竞争优势、特色鲜明、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学校“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我校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资源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学校“十一五”专业建设状况
一、“十一五”专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加强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十一五”期间,学校坚持以服务地方为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整合专业资源,优化专业结构。一是努力发展和建设本科专业,2006年至今共获批本科专业17个(不含2010年新申报待批专业5个),2010年新生报到后在校生中本科生的比例达到了53.6%。二是稳步提升教师教育类专业层次。面向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历史、音乐、体育等基础教育学科均设置了本科专业。三是加强服务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理工类、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的建设,新上了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行政管理、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等专业。四是根据市场需求,对就业率、新生报到率双低的专科专业,压缩其招生规模或停止其招生。历史教育、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地理教育、生物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教育技术学等7个专科专业自2009年开始未安排招生。截至2010年底,我校共设置专业49个,招生专业42个,专业设置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8 大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文理工协调发展、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并举的办学格局。
(二)突出重点建设,提升专业水平
学校把专业内涵建设作为重点,一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地确定专业定位,不断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二是适应社会职业领域的需要,科学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是积极探索拓宽专业口径,积极推行“一专业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十一五”期间,我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改革持续深入,专业内涵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经过努力,化学教育、心理咨询、语文教育、应用化工技术、体育教育等5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心理学等8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学校评选建设了校级精品课程19门;获省级优秀教材奖一项;主持省级教学改革立项项目9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
(三)强化政策措施,优化师资队伍
“十一五”期间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教师数量稳步增长,素质不断提高。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38 人,占教职工总数的67%,生师比为18.8:1,其中博士生导师1 人,硕士生导师8 人,教授35人、副教授128 人,博士33 人、硕士377 人,硕博比为60%,省级教学名师2人,济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 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聘请了兼职教授,充分利用校内外人才资源,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进一步改善,一支结构相对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专业教师队伍正在逐步形成。
(四)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十一五”期间学校加大对教学的投入力度,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由2006年的3872.37万元增至2010年的5606.85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由2006年的85.93万册增至2010年的120万册;教学用计算机由2006年的1192台增至2010年的2126台;学校还建有多媒体教室92个;语音室11个;实验中心8个,办学条件得到实质性改善。
二、“十一五”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专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专科专业数量较多,本科专业数量较少。现有专业中传统专业较多,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偏少。专业服务面向狭窄,传统专业的改造和转型及新增专业建设任务艰巨。
专业建设经费需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不足,使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以及新增专业的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缺少保障。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等教学改革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第二部分 “十二五”专业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山东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以及国家、山东省和济宁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出台,为我校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科教兴鲁、高教强省”为我省高校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济宁市提出的“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工业立市”战略,为我校“立足济宁,面向山东,辐射周边,服务社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拓展了生存发展的空间,赋予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调结构转方式的战略决策以及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我校的专业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专业设置从质量到数量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发展扩大规模和生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凸现,争夺生源日趋激烈。大学教育适龄人口的逐渐下降,将使我校规模、生存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和限制。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学生及其家长、用人单位对高校的要求越来越高。我校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多种原因,学校总体办学实力不强,教育教学水平不高,现有专业缺乏竞争力,因此,如何科学地设置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是我校专业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第三部分 “十二五”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等文件精神,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围绕我省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以及重点发展的13个新兴产业、10个支柱产业和40个特色产业,根据济宁市产业布局,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做强做优教师教育,完善文、理、工为主体,理工结合,文理渗透,注重应用,服务地方的专业体系,努力构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使我校的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二、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需求导向原则
专业设置与调整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科学的人才预测为基础,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既要立足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当前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急需,又要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结构和层次需求的影响,同时还要兼顾区域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状况及其人才需求的特点,使专业建设永葆活力。
(二)整体优化原则
要注重全校的学科专业群建设,从提高各专业的群体效益出发,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方向,改造传统专业,整合相近专业,扶持新上专业,培植重点专业,提升优势专业,凝练专业特色,注重各专业内部建设,丰富各专业内涵,拓宽专业口径,形成整体优化、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群。
(三)稳步发展原则
正确处理社会需求与办学资源的关系,在保证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稳步发展。进一步转变办学理念,通过专业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有计划地拓宽专业领域,扩大专业规模,实现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第四部分 “十二五”专业建设目标和内容
一、总体目标
根据学校“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确立的目标任务,综合考虑我省高校现有专业布点、人才需求和我校实际办学条件等情况,科学设置专业。到“十二五”末,本科专业达到40个左右,本、专科招生专业数达到50个左右,专业数量与学校规模相适应,传统的优势专业发展稳定,重点建设专业水平有显著提高,特色专业、品牌专业优势明显,新增专业建设良好,专业内涵建设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基本规格更加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办学条件得以充分改善、教学管理更加规范,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二、具体目标
(一)重点专业建设
重点建设综合实力强,在省内同类专业中具有一定优势的专业,能体现我校办学特色的专业,与校级、省级重点学科和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相对应的专业,如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工程、英语、心理学、小学教育、历史学、行政管理、体育教育、艺术设计、音乐学等专业。重点培育和建设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前教育、文化产业管理、物联网、材料科学、制药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等专业。以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建设为依托,大力强化教师教育类专业建设,凸显我校教师教育办学特色与优势。
立项建设10~15个校级本科特色专业,从中遴选3~5个建成省级品牌或特色专业,力增建设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通过建设,使这些专业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形成优势和本专业的显著特色,在省内乃至全国高校有一定的影响。
(二)新增专业建设
大力发展经济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专业,设置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专业,积极发展面向国际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能带动产业发展和就业的新兴专业,突出专业工作重点,积极做好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工作。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在今后五年内,从学前教育、材料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美术学、舞蹈学、汉语国际教育、商业英语、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生物科学、地理科学、教育信息技术、酒店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财务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食品质量与安全、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网络与新媒体、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播音主持等专业中力争每年申报3~5个本科专业,到“十二五”末,拓展、新增专业20个左右,使本科专业总数达40个左右。
(三)传统专业提升
在充分发挥传统专业师资力量强、办学经验丰富、教学资源充裕等优势的同时,不断调整与提升传统专业,扩大专业的适应面。加大专业内涵建设力度,从增设专业方向、设置专业方向模块、调整专业的侧重点和服务面向以及改革课程体系等方面,对市场需求面窄的传统专业进行改造。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施专业建设评估,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四)专业结构优化
进一步调整本、专科专业结构,合理安排本、专科专业招生规模,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逐年减少专科专业,到2015年,专科专业控制在10个左右,本科生与专科生数量比约为5︰1。压缩或停办社会需求量小、效益低的专业。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师资、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使学科专业呈立体型交叉发展趋势。
三、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培养方案
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的趋势,结合生源实际、办学条件,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要经同行专家审议论证。定期召开有学校、用人单位、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制(修)定新专业培养方案和老专业的调整方案,组织我校相关专业与企业、行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能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文素质、科学素质提高以及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培养。依据自身的发展定位和特色,着眼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研究,探索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培养目标和育人模式。
(二)课程体系
以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学质量为中心,以课程体系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更新为重点,以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为动力,以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为依托,全面提升课程内在质量,构建特色鲜明、实力显著,富有创新活力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合理确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十二五末,所有课程达到合格课程水平,多数课程达到优质课程(重点课程)水平。有计划、有步骤地打造一批能标志我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精品课程,到2015年,建成校级精品课程100门,争取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0门以上,国家级精品课程有突破。积极开展双语教学,部分专业双语授课课程要达到10%以上,建成校级双语示范课程10~15门,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2门,使我校更多课程具有省内一流水准和较高的国际化程度。
开展与各有关课程配套的教学基本文件建设,规范完善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建立科学的教材选用、建设、评估制度,鼓励教师编写体现我校优势与特色的教材,争取到2015年,公开出版特色教材50种,获省级教材奖项3~5项。
(三)师资队伍
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外引内培力度,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学团队和名师建设,重视青年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强化中青年教师教学和实践中的基本功训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知识更新教育。在保证新专业师资基本满足的前提下,做好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选拔与培养工作,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有较高教学水平与学术造诣的专业带头人。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请在行业、企业等领域中的高管和专业技术人员为我校的兼职教师,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我校教师到相关的行业、企业顶岗或挂职锻炼,培养一定数量的具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十二五”末,建成校优秀专业教学团队10-15个,省优秀专业教学团队3-5个,力争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培育校级教学名师10名,省级教学名师3-5名。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专任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教育部本科评估标准。
(四)实践教学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构筑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对基本技术的把握和应用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增设实验(实训)中心数量,完善实验室功能,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努力促进资源共享和实验室开放,积极建设实验教学公共平台;优先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争取到2015年,建设校级实验示范中心5~8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1个。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每个专业建设3~5个相对稳定、联系密切的实习、实训基地,满足教学实践需要;对基地建设进行适当的政策扶持和经费投入,保证基地建设质量,建成一批满足教学实习、实训需要的优秀实践基地;确保有50%以上的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室、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完成。
(五)条件设施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达到国家的合格标准。提升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水平,充分履行图书馆的教学服务保障职能。加强校园网及教学网络资源建设。完善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运动场及体育设施等建设,满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
(六)教学改革
根据学校及各专业办学和发展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不断完善专业培养方案,积极探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途径和方式。积极推行“学分制”、“双学位”、“双专业”制,实施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试行“二次选拔、三段培养”,积极探索“521”教师培养新模式。开展关于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以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加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设置“领域+模块+科目”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大力加强思想政治课、大学外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保证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突破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推广使用现代信息工具的教学方法,推进启发式教学,采用探究式、研究性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要求,改进学生学习评价方法,建立科学、多样的考核方式。加强对教学改革的总结,形成一些针对性强、目的明确、指导意义重大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改革成果。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理论研究、教学实践探索和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十二五”末,力争获得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5~8项,省级教改立项课题3~5项。
第五部分 实现“十二五”专业建设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对专业建设的领导
专业建设是我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决定我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体现着我校的办学实力与办学水平。专业建设情况将直接影响我校能否顺利通过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要高度重视专业建设,把专业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来抓,将专业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范围,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投入,充分合理地挖掘和利用我校的教育资源,依托学科优势,搞好专业的建设和改革。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校、系专业两级管理职能,充分发挥校系两级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
二、进一步为专业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提高专业建设经费占学校总支出的比重。设立专业建设专项经费,每年投入500万元资助专业建设,确保各专业建设及项目配套经费落实到位。对重点建设专业,根据财力逐步加大投入;对新办专业,侧重在图书资料、实验室建设、师资培养三个方面加大投入;对待建专业,按规划的时间表,预留专项经费,保证专业建设顺利进行。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持,同时,通过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不断提高专业的自我造血功能,增强专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专业建设经费实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讲究实效,专项管理,避免盲目与重复建设,杜绝浪费。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专业建设评价机制
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的检查和评估制度,以专业评估促进专业建设和发展。建立健全专业设置、调整和退出机制,巩固、提高专业建设质量,每年组织对各专业特别是新专业进行评估与验收;对评估不合格的专业,限期整改;对办学质量差、学生不满意的专业,缩减招生规模,直至停止招生。尝试建立对传统专业、新办专业、重点与特色专业核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并配套不同的措施,形成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建立明确具体的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及相关人员的工作规范,切实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评教、教学督导等一系列质量监控活动,全方位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